1、陌生的无锡话
“无锡闲话”,不是“闲话无锡”,在吴语方言中,“无锡闲话”指的就是无锡方言、无锡话。
无锡人提起无锡话,说什么的都有,下面这些随机采访,少不了你也听到过: 朱小姐:“倷伲无锡闲话土是劲土得,平常日脚听听也听觉不着,到仔电视里厢放出来,一口无锡闲话格个是……正是哪哼听哪哼土!”
顾先生:“有一次我和北京的同事去西安,在商店里看到一堆无锡人在叽叽呱呱说着无锡话买东西,同事对我说,瞧,日本人真有钱,买这么多。我乐了,什么日本人,那是我老乡!”
陈老师:“我总觉得无锡话在变化,两三代人一比较,有的词语不见了,或是变掉了,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词语。还有,口音也在变化。”……
确实,说了多少年的无锡话,忽然仔细一想,还真有许多的门道连老无锡都未必明白:无锡话,什么时候会变得不是无锡话、变得是无锡人不喜欢的话了?
去年隆冬,在蠡湖边的一所别墅中,一位老人正在吟诵古典诗词歌赋,时而是慷慨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类似普通话,时而是深情委婉的“故人西辞黄鹤楼”,则纯用无锡话……老人名叫钱绍武,77岁,无锡人,通常的身份是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雕塑大师,然而此时,他却让我们听到了难得一遇的、醇厚儒雅的无锡话,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钱先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吟诵古典诗词的学者,他的吟诵正是来自家学,他的中原语音吟诵曾被吟诵研究专家惊呼为“北宋音”。
吟诵是钱老从小的爱好,是学习的一部分。钱老说,吟诵不同于今天的“朗诵”,朗诵接近念白,而吟诵不同,它既讲究四声音韵,也有很强的音乐性。吟诵一般都用各地的方言,钱老是无锡人,用无锡话吟诵自然是他吟诵的特色。钱老说,各地方言的吟诵,他就听过季羡林先生的山东话吟诵,也听过赵朴初的安徽话吟诵,但总觉得没有自己家传的吟诵好听。也许正是无锡深厚的音乐文化土壤的薰陶,他的吟诵的音乐素材来源复杂、灵活,昆曲、民歌、地方戏、弹词等都能为我所用。音乐元素以外,钱老说,吟诵分为分四声与不分四声的两种,不分“四声”的吟诵没有分“四声”的吟诵听来细腻丰富,而今天的普通话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了“入”声,读入声字就有了困难。然而,无锡话却是四声分明,要分清入声字十分容易,掌握“四声”的规律比北方人容易得多,整个吴语系都是如此。
一位研究昆曲的北京人在分析了无锡话之后说,作为“人类口头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昆曲,在音韵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如果一个北方人要学南方的昆曲,最为头疼的就是字的音韵声调问题,需要对着韵书死记硬背,可是,学昆曲的无锡人却“熟门熟路”,让同行望尘莫及……
许多无锡人在学习日语时发现,日本语中许多词语的发音和相同词语的无锡话特别接近。专家解释说,日本语音体系中就有吴音,来源正是五代时期的吴地语音,而无锡,正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千百年后两者仍有相似的读音,这是十分有意思的。原来,“无锡闲话”竟保留了许多古音,某些特点仍生存在高雅艺术中,甚至活跃在异国他乡,这无锡“土”话,究竟是大雅还是大俗?忽然令人陌生起来。
2、退化的方言
如果说吟诵、昆曲和古音与普通人关系不大, 那么无锡话还有我们感到陌生的地方吗?有心人发现,在锡剧、候宝林相声中,在《满意不满意》等老电影里的无锡话,口音上和今天的无锡话有些不同,这说明无锡话在变化。语言的变化本是文化流变的正常现象,然而如今,本地人不说本地话,本地人说不像本地话的事开始屡见不鲜了。
方言是绝大多数人呱呱坠地后的第一语境。方言不同于语言教育,它是母语的浸礼。然而,情况正在起变化。在推广普通话的大势下,学校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渐渐与方言有了隔膜,甚至索性不会讲了。
家住太湖花园的倪女士说,女儿上学以后一口普通话,回到家里也说普通话,父母和她交流自然也就只好说普通话。本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有一次女儿去外公家,外公就不乐意了,对女儿说“你再弗说无锡话,阿公就弗搭你白相咧!”,受到这样的威胁,女儿突然冒出一口不伦不类南腔北调的“无锡话”来,引来一场捧腹。这绝对不是一个例外,不只无锡孩子说不好无锡话,尤其是江浙一带,这里的孩子也正在远离他们的方言,原因之一,是学校里为了推广普通话,无一例外地不许说方言。
听着钱绍武一口旧式的无锡话,这种和雅雍容的无锡话和我们的无锡话不但在口音上已有不同,也在用词上不像我们那样捉襟见肘,许多词汇是年轻的无锡人不会运用的。这样的语言叙述旧日无锡的风土人情、人文典故时显得那么无可替代,身临其境。在我们的印象中,像这样一口温文尔雅听无锡话,在受文化程度较高的老无锡中常有听闻。无锡话语音的变化本在情理之中,但雅训的方言退化到了市侩气,是谁都不乐见的。
在以海派文化自居的上海,有人发现,由于官方媒体长期拒绝使用上海话,使得上海话只能回到民间。而在民间状态下的上海话,开始进入了一种老化和严重的退化现象,有人说“上了年纪的上海人和一些在1949年以前就去了海外生活的上海人所运用的那些上海话,都是很优雅很动听的,让人听上去简直就如同是在听说书一样,措辞讲究,语调雅致,清新悦耳,赏心悦目”。
上海话在缺少社会引导的前提下,任由一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不高的社会阶层来创造,语言日益变得粗糙和粗俗起来。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非常难听的口语开始在上海话中蔓延,例如帮帮忙、拐浪头、开大兴、拗身段之类,发展到后来,所出现的淘糨糊、不要太什么什么。使用这些语言的不仅仅是那些低层的民间人士,连大学老师知识分子艺术家甚至高级干部都在使用,这简直叫人哭笑不得。上海话所出现的这种低俗化倾向的原因并不难找,就是因为失去了官方认可和社会引导和维护,上海话已经成为社会低俗阶层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一种无人看管和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语言。
3、受到排斥的方言
在两千多年以来,在以大一统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是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石。文字的统一后,各种方言哪怕听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写到纸上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统一力量。由于历史上中国文化的中心长期在中原以及北方,因此官方语言的来源也以此为宗,从前就叫做“官话”。金元明清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一直在北京,因此北京话就成为普通话的主要来源。这说明,普通话来自方言,方言在不断地丰富着普通话。
1955年10月,中国大陆正式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从此,方言的地位日渐式微。无论走到哪里,哪里的广播电视都是用普通话,如果节目里夹杂几句方言,往往也只是作为插科打浑的材料。在广播里偶有一两档方言节目,也只是对郊区、农村听众广播,方言,在传媒晨消失了。
难道推广普通话错了吗?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持交流的通畅、促进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并没有错,但推广普通话的目的绝不是要歧视方言、取代方言、消灭方言。方言与普通话应该并行不悖。
如果说普通话担负着文化统一中国的力量,成为中国多元文化交流的工具,那么方言就代表了地方文化的活力与价值。
长期以来,普通话说得如何已经是教育背景的标志。甚至在新闻采访中,采访对像哪怕不会说普通话,记者也要求他们说,结果是一通南腔北调更难听懂的语言,似乎这比纯正而有传统的方言更能显得正规些。在官方如此的态度下面,方言哪里还是一种代表地方文化的语言?
当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实行普通话的“一面倒”时,负面的效应就产生了。对方言实行清剿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很多学校规定校内严禁讲无锡话。老师上课规定说普通话,学生回答用普通话,甚至是课间休息也不能讲无锡话。这样的规定无疑让学生产生无锡话是一种不正规、要淘汰的语言的印象。不但在无锡,全国多数学校都推行这种语言垄断教育,方言,被排除在教育范围之内。
不少人发现,很多无锡小孩现在都不大会说无锡话了,几乎没有一个小孩可以用无锡话说完一个完整的句子,或多或少要夹杂一些只有用普通话才能表达的词汇。事实上,随着知识的爆炸,词汇的增长不足以惊讶,惊讶之处恰恰是处在劣势的方言渐渐失去了跟随时代发展的机遇。有人不以为然,但当孩子们的普通话里夹杂着英语词汇才能表达时,他们才认识到汉语的危机,其实,这与方言是同一种危机。这种危机不只在无锡存在,可以说是泛滥的危机。这危机不是推广普通话的错,而是推广扩大化的错。就像英语教育一样,扩大化的推广不但威胁了汉语的生存,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浪费。
由此说明,上海也罢,无锡也罢,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并不是本地方言的保护神,方言问题另有蹊跷。
4、复苏的方言
大陆之南,有个大省叫广东。许多人发现了广东的奇特:在广东的广播电视里,粤语可以通行无阻,而粤语歌又流传到了全国,在这个国度里,这无疑是一种罕见的语言文化现象。
我们可以在广东的电视上看到一个当地人,甚至是个小学生,在接受正规采访时用的是粤语,这在别的地方是不可思议的,被采访者往往会被记者预先告知“请用普通话”,哪怕你讲普通话不伦不类难听之极,反正是不能用方言。有人认为,官方对广东话的网开一面,是当初为了香港的回归。无论是政策的倾斜,还是大众对神秘香港的“爱屋及乌”,粤语绝对是方言中的一个异数。然而,异数的背后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原因,那就是文化。
广东地处大陆南端,是历史上文化发展较迟的地区,广东文化远离中央的“王化”,那里“天高皇帝远”,对中原文化并不视为金科玉律,这一点反映在文字上,就出现了奇怪的方言书面语——所谓的“广东字”。这是一种不规范的汉字,但却在广东等地流行。我们知道,汉字是统一中国的文化力量,方言成为书面语无疑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然而在广东却堂而皇之地存在着。非但如此,广东话还曾流行全国,一时间各地竟出现“广东话培训”这项方言教学内容,这对于推广普通话已几十年的中国,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方言问题看来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原因,或政策原因所能解释的。
近年来,原本只在戏曲中存在的方言,忽然间进入了广播电视,还出现于网络,这既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情景喜剧有上海话的《老娘舅》、《红茶坊》等热播,新闻节目有苏州的《苏阿姨说新闻》等受人欢迎,湖南经济电视台在《越策(长沙话:调侃)越开心》中在普通话里穿插长沙方言词汇,亲切又搞笑,颇受好评。重庆电视台的《生活麻辣烫》、《雾都夜话》等重庆方言节目在当地收视率也极高。广东更是无所顾忌,“广东卫视”、“珠江频道”、“体育频道”、“公共频道”4个台,除了“广东卫视”里的栏目采用普通话主持外其余3台均是粤语频道。广东南方电视台粤语卫星频道也成为全国唯一获准上星的地方方言电视频道……不但传媒如此,就连动画片《猫和老鼠》的5个翻译版本:普通话、陕西话、河南话、上海话、天津话中,也是方言版的销售量比普通话高。因特网上,方言更是网民们寻开心的方式,一口无锡话的《猪头猪尾巴》翻译得巧妙又引人发笑,在网上迅速流传,《二泉茶室》里的《锡普原创》洋溢着幽默的气息“过海面、杂杂前头、近近头让”让人忍俊不禁。去年12月28日,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的《阿福聊斋》正式开播,无锡方言正式出现在当地主流媒体,无锡人在这里不分男女老幼,面对有板有眼的无锡话,这自己习焉不察的家乡话即感到亲切,又感到新鲜,同时,在这里,无锡人对无锡话重新得到了认知……方言在复苏,复苏又说明了什么?
日常用语:
你好!吃饭了吗?--你好!嗯吃饭勒?
下午到哪里去玩了?--下究里到喽搭去白相个撒?
上午我到学校里去找你的--上究里我到学堂里去寻你个
你们都是一个单位的吗?--你俚才是一个单位个啊?
什么时候请我们吃饭啊?--啥辰光请我俚吃饭撒?
这个女孩子很聪明的--伊个毛丫头蛮聪明个喏
那个男孩子个子真高--果个男老小长得高到则个
这个时候家里没人--伊个辰光窝里向呒不人个
我们在哪里见面?--倷伲来勒喽搭碰头?
他们骑自行车出去了--佗俚踏则脚踏车出去咧
这个星期你怎么安排?--伊个礼拜你呃有啥个安排?
那只烤红薯要卖多少钱?--果只烘山芋要卖几铜钱?
最后一只了,便宜点卖给你吧--阿么一只咧,便宜点卖给你吧
多少钱?--几乎钞票?
一元五毛钱--一块五角洋钱
能再便宜点吗?--呃好再便宜点咧撒?
好啊,一元钱拿去吧--好个喏,一块洋钱拿特去吧
要不要再买点别的东西吗?--呃要再买点别个么事咧?
再给我称两斤土豆吧--再搭我称两斤洋芋头吧
明白了吗?--呃清爽咧?
搞不明白--弄勿清爽
很早以前的事情忘掉了--寿娘头里个事情忘落咧
这束花好漂亮--伊束花漂亮到则个
要卖200元钱那,太贵了--要卖200块洋钱得啊,脱嫌贵咧
不好了,那间房子着火了--勿好咧,果间房则火着咧
商场里人挤人--商场里向人轧人
聋子的耳朵--聋庞个尼朵
鼻子有点塞--鼻头有点嗡
这个孩子有点口吃--伊个老小有点愣则
你知道了吗?--你呃晓得咧撒?
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啥人晓得是难夯一桩事情
你心里要有数哦--你心里要有数脉点哦
我知道了--我有数脉咧
你能不能声音轻一点啊--你呃可以声音轻点撒?
叽叽喳喳吵死了--横冷横冷闹煞落咧
不好了,不好了--勿好咧,勿好咧
这下好了,这该怎么办?--难么好咧,难夯办法哪
这个么很容易的--伊个么便当透个窝
不要耍赖--勿要赖毛皮
你不要紧吧--你阿碍呢?
你很厉害--你结棍到(你有交页)
口袋里总共只有这么多钱--袋袋里向一塌刮则只有敖点钞票
我看你是招打--我看你是要讨吃生活
手臂朝外拐--手臂弯弯朝外格
糊闹--七杠八十条
做事说话没准--十三点嘻嘻里格. 七勿老三牵
总认为自己的儿子比别人的好--喇痢头倪子自噶格好
没大没小--坶大坶小
日子长着呢--日脚长了哼的
算了--拉倒
急得直跳脚--急是急到则格勒,脚脚跳
有什么办法呢--难夯办法呢
我们小姐妹--难伲小仔妹道俚
我们很穷--偶俚是穷阿穷撒落咧
他们家很好--特俚窝俚是好阿好到则格了
七嘴八舌--七嘴八搭
纠缠不清--牵呼拉呼
做事不爽--拧牵牵里格
浑身湿透--象只水獭野猫咧
做事拖拉--牵死板登
不整齐--歪拉牵嘴
不行了--勿来三咧
什么事--难夯哇
都在这里--暂类依搭
馅害--促喀
口渴--嘴里干涝涝里格
吵嘴--相骂
打架--打相打
膝盖--青馒头 (哈哈,好想啃一口)
脖子--颈梗
洗--汰
东西--么事
事情--事体
睡觉--困告
称呼:
丈夫--老倌
妻子--老婆
女儿--糯伲
儿子--倪子
婆婆--阿婆
公公--老阿公
丈母娘--老长姆
丈人--老长人
姑姑--八八
舅舅--娘舅
嫂子--阿嫂
哥哥--阿哥
姐姐--阿姐
姑爷--姑夫
叔子--阿叔
大伯--阿八
十三点兮兮:笨,傻
当着不着:做事情或者说话不到点子上
捣着不着: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捞一把看看
叽噪:话多,烦
你啊碍:你这人有问题吧? (哈哈,时下的流行语,小女生最爱说的一句话)
猪色色里:形容某人傻
一塌瓜子:一共 肋棚骨根根断:表示许诺者的高程度 雕b咄舌头:话讲不清楚(尖舌头含糊类型) 嘴里含张luan:话讲不清楚(大舌头含糊类型) 泔屎:擦大便,形容出事后的弥补工作 嚼白蛆:闲聊 拍大腿:形容后悔 拍拍屁股:形容惹祸后逃跑 拍胸脯:许诺 拍肩胛:勒索 赤佬:骂人话,具体指什么不明 (外婆的专署语,针对我哥的,LOL)
碰着先生:遇到鬼(形容不可思议)
改制咧:形容惊讶
luan头夜壶:形容乱来
没头苍蝇:乱了方寸
老窠:个中老手
老甲鱼:同上
老窠掉在焐窠里:阴沟里翻船的意思
老鬼(ju)失辟:同上
一折倒:全部
这是我的大伯--伊个是我个老伯伯
那位是我的二姑--果个是我的尼伯伯
晚上去逛马路--夜里向去荡马路
过日子--过日脚
不合算--算勿来(勿个算)
一大早--老清空早
深夜--半夜三杆
口无遮拦--瞎期搭八
家里穷得很--窝里穷到嗒嗒滴
你很富--你该到则个
火柴--洋煤头
喝茶聊天--吃茶讲老空
和你没啥可说的--搭你呒啥烦头
打呼噜--牵昏
擤鼻涕--狠鼻涕
吐口水--吐馋唾
缝隙--呼路
形容非常巧--阿巧里爷碰着阿巧里娘
脚牙午揪里香开磨托车个成光相杂鸡野眼,撞闸个抖娘子,妻满头娘撞闸个亲子亏,蛮蛮嗨蛮蛮嗨,到伊才艾来里痛的,撤佛撒的,艾赔杂50块铜钱
勒煞吊丝--是认死理并且不断重复、啰嗦个意思吧
简直是“哈七搭八”“混说乱话”
吃饱了撑啊,在那边“搞七念三”
看的我“魂搭糊涂”
<來自互聯網>
2 条评论:
是无锡人的顶!
呵呵,我来顶了,加油很不错
发表评论